第733节(2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77 字 14天前

功败垂成,赵衢心急如焚,一边起程去弘农,一边派人紧急赶回长安,向杨阜通报贾诩的要求。他们虽然看不起贾诩等人,但他们很清楚,董卓旧部的战力远在关中新卒之上,没有贾诩等人助阵,天子击败孙策的可能性大减。不仅如此,在取得贾诩的支持之前,确保关中安全之前,天子根本不敢离开关中。

……

赵衢要等杨阜的回复,并不急着去弘农,贾诩却一点不迟疑,立刻派人通报董越,并让他向蒋干致歉。虽然他知道朝廷不太可能答应他的条件,可这是难得的机会,他不能错过,必须试一试,请蒋干体谅,给他一点时间。

接到贾诩的消息,董越进退两难。他不愿意与孙策兵戎相见。董卓已经死了,凉州人是不是崛起也和他没什么关系,现在的日子就挺好,何必横生波折?

但他无法拒绝贾诩的提议,放弃为董卓报仇的机会。他的部下以西凉人为主,大多是跟着董卓一路从凉州走出来的,还有不少沾亲带故。董卓被杀,临洮董氏被灭门,他们都记恨在心,如果有机会杀皇甫嵩,为董卓讨还一点公道,他们不会拒绝。如果反对贾诩的提议,他的部下说不定会立刻哗变。

更何况他也是临洮董氏,也有家人死在皇甫嵩的手上,有仇不报,谁还看得起他?

董越左思右想,束手无策,只好来找蒋干。

蒋干看完贾诩的书信,一眼识破了贾诩的用意,忍不住冷笑一声。什么为董卓报仇,这根本就是个幌子,贾诩就是趁火打劫。一方面,这是迫使董越表明立场,主动切断与孙策的关系;另一方面,他这是挟朝廷以自重,提高要价,在形势未明之前作壁上观。

可是他无可奈何。不管是从道义还是从实际利益,他都不可能要求董越拒绝贾诩的提议。严格来说,孙策也是西凉人的仇人,阻止西凉人复仇只会激起他们的愤怒,引火烧身。不仅如此,他还要力劝董越争当主导者,确保对凉州军的控制权。董越的能力远远不如贾诩,他唯一的倚仗就是他是董卓的族人和旧部,控制着近万凉州军。一旦失去部下的拥护,他也就没什么价值可言了。

蒋干决定以退为进。他将贾诩的用意详细解释给董越听,最后对董越说,春秋重复仇,你们要为董卓复仇,要为家人复仇,没有人可以拦着你们,就算你们要进攻南阳,报两万大军被歼之仇,我们也可以理解。我会回报吴王,在南阳等你们。不过,你也要保持警惕,别被人当刀使,为人做嫁衣。

然后,蒋干离开了弘农,返回襄阳。

期盼已久的婚礼取消,唾手可得的三万石海盐没了,董越父女很郁闷。

第1948章 互相理解

李儒裹紧了皮裘,出了门,上了车,驶离镜湖。

这些天他一直住在镜湖。襄阳城是军事要塞,每天都要操练,天不亮就击鼓,夜里还要鸣角,虽是一座城,其实和军营没什么两样。李儒身体不好,受不得惊扰,就借住在庞家的镜湖,等孙策来镜湖时见面细谈。但孙策最近一直没来,李儒等得心焦,却又不好主动去找孙策,只好耐着性子等。今天庞林奉命来请,他多少有些意外,却不敢怠慢,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出了门。

过了白马陂,沿着襄阳水北行,不过数百步,前面就热闹起来,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,一边走一边闲聊,带着几分义愤。李儒听了几句,惊讶的发现这些人谈论的竟是孙策要出征的事,不免有些惊讶。

“吴王要出征?”

庞林默默地点点头,却不多说。李儒也知道这个少年为人稳重,不爱说话,对他还有一些成见,自觉地没有再问。反正见了孙策就会知道。

过了岘山,在鸭湖南岸,马车折向东,赶往南门。李儒从车窗里远远看了一眼,见远处的襄阳西门外人头攒动,就连路边的树上都有不少人影,想必是看热闹的百姓太多,路边站不下,只好上树。凝神细听,隐约还能听到大军行进时的战鼓声。

从南门进了城,街道上比较安静,看不出太多的异样,但城西方向的战鼓声却越来越清晰,进衙城时,一队骑士正从门前经过,李儒只得停了一会,等他们过去才入城。从战旗可以认出这些骑士是孙策的义从营,准确地说是由典韦统领的武猛营。他们一直跟着孙策,很少单独行动。他们出征,进一步证明孙策将离开襄阳,有所行动。

李儒心中不安。他在镜湖住得安逸,却漏过了重要的情报,发生了大事而不知情,实是失职。

进了衙城,来到官府,下了车,走进中庭,李儒一眼看到了孙策。孙策站在廊下,正与孙翊说话,见李儒进来,孙策点头致意,拍了拍孙翊的肩膀,又交待了两句。孙翊躬身领命,转身离开,经过李儒面前时他停下来行了个礼。李儒欠身还礼。他很喜欢这个刚刚成亲的十六岁少年,相貌、举止都肖似孙策,却不像孙策心机深沉,让人捉摸不透。

孙策身披战甲,笑容满面地看着李儒,身后站着抱着头盔的郭武,一副即将远行的模样。

李儒上前行礼。孙策还礼,伸手虚扶李儒上堂。“先生在镜湖住得可好?这些天军务繁忙,未能面聆教诲,还请先生见谅。”

“大王客气了,老朽岂敢。”李儒强笑道:“大王这是要出征吗?”

“是啊,边境不宁,我要出去走一圈。临行之前,请先生来,有些事要交待一下,免得先生担心。”

李儒顿时精神起来。他已经来了两个多月,一点成果也没有,正在愁贾诩若来信问起,不好交待。如今孙策主动提及,他自然求之不得。

“贾文和最近没书信来吧?”

“没有。”李儒也觉得挺奇怪的。以前每隔几天就能收到贾诩的消息,最近大半个月却什么消息也没有,实在有些诡异。

孙策招招手,杨仪取来一份公文,递给孙策,孙策在手里拈了拈,探身放在李儒面前。李儒不解,打开看了看,脸颊顿时抽了两下。这是一份朝廷诏书。朝廷将大阅兵马,不仅要校阅三辅,还要召集凉州的骑兵参与。联想到孙策说的边境不宁,李儒再笨也知道他在干什么,何况他一点也不笨。

孙策担心的敌人不是朝廷的大军。武关在孙策的手中,朝廷想经由武关入南阳绝非易事。相反倒是弘农的西凉军更有可能威胁南阳或者洛阳。孙策北上,是为了防备西凉军,他担心贾诩有变。

“大王是担心文和收到诏书,会变卦?大王多虑了,文和……”

孙策笑着摆摆手,打断了李儒。他神情从容,眼神却有些淡淡的戏谑。“如今的朝廷是凉州人的天下,贾文和身为凉州人,不可能无动于衷。如果他选择支持朝廷,我是可以理解的。先生也不必介怀,人生事,十有八九不如意。”

孙策越是说得淡然,李儒越是不安。贾诩很聪明,但他却对孙策不够了解,至少不如孙策对他的了解。如果是君臣,这未必是坏事,可是作为对手,贾诩就很吃亏。他不仅无法准确把握孙策的思路,也无法准确评估孙策的实力,误判在所难免。

当初还是应该坚持让贾诩本人来一趟,让他亲眼看看南阳的形势。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不亲眼看一看,有些事的确很难相信。这一路走来,让他意外的事太多了。

李儒略作思索,当机立断。“我能否与大王同行?”

孙策一点也不意外。“当然可以,只要先生不觉得辛苦就行。”

……

孙策离开襄阳,溯沔水北上,刚到山都就接到了蒋干的消息。得知贾诩要胁迫朝廷,取皇甫嵩首级,为董卓报仇,孙策哑然失笑。

不出所料,贾诩这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,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。什么为董卓报仇,他这是拖延时间,以观时变,并对他拉拢董越的举止做出反应,迫使董越与他分割。董越不能拒绝这个提议,只能与贾诩共进退,以后听由贾诩摆布。他也不能指责贾诩善变,为故主报仇是义行,没有人可以指责,反倒要大加赞赏,即使他不觉得贾诩心里有什么义气可言。

一举两得,进退裕如,贾诩的确很聪明。只不过聪明人也会做蠢事,机关算尽,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事从来不罕见。

孙策随即请来了李儒,通报情况。李儒心急如焚,再也无法保持镇定,脱口而出。

“大王打算如何应对?”

孙策没有立刻回答。他转头看着窗外,手指在案上轻轻叩击着,忽快忽慢,仿佛要做一个决定,却又有些迟疑。楼船正在前行,岸边的树木缓缓后退,远处起伏的山峦却不见变化。气氛有些压抑,李儒的心情不知不觉的跟着压抑起来,他能感觉到孙策的犹豫和不安。

朝廷是在冒险,却绝非毫无把握的冒险。如果朝廷接受了贾诩的要求,而贾诩又真的出兵进攻南阳,孙策面临的压力的确不轻。贾诩在投机,却并非全无理由,他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天下形势的走向,也就拥有了和孙策讨价还价的资格。

孙策是选择妥协,还是选择等待?对孙策来说,妥协的代价太大,不太可能,选择等待,以守代攻的可能性最大,风险也最小。不管是朝廷拒绝了贾诩的要求,还是贾诩收到皇甫嵩的首级之后却不发兵,敷衍朝廷,都可以大大减轻孙策的压力。

“交友贵相知。”良久,孙策转过头,静静地看着李儒,眼神宁静中带着几分决绝。“我理解贾文和,也希望贾文和能理解我。”